東風至,甘肅風電再起飛
2021-07-12 來源:四川精通電氣設備 瀏覽:
隨著2021年陸上風電進入平價時代,市場重心重回“三北”,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項目成為發展大勢,風機價格也屢次突破低價。其中,甘肅自2020年5月全面解除風電投資紅色預警后,風電產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無論從開發模式、投資成本、產業落地等多方面均動態頻頻,引行業矚目。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作為我國風電產業的搖籃地,我國第一個大型風電示范基地就落戶甘肅。但隨著“三北”棄風限電加劇,新能源消納問題凸顯,甘肅、新疆等多地風機停擺,造成直接巨額經濟損失。
2016年我國首次發布全國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吉林、黑龍江、甘肅、寧夏和新疆(含兵團)等五?。▍^)預警結果為“紅色”。距今5年,隨著市場再度回歸,甘肅這位“老大哥”也重新煥發活力。
在2021年“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風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脫離不開政策支持。在此,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特地整理了從“解禁”后至今,甘肅發布的相關風電政策。
可以看出,甘肅風電產業未來發展有3大重點方向:1、新能源存量項目約600萬千瓦,鼓勵配儲(預計475萬千瓦風電,詳情見上圖)。后續,對相應項目業主,甘肅將在新增項目競爭性配置方面給予支持。2、“十四五”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項目申報。3、2025年發展目標&兩大重點任務:傳統領域新能源強鏈計劃、新能源電力外送增鏈計劃。
市場重啟項目建設加速
與早前“風機曬太陽”的景象大不同,風電平價大基地、綜合能源項目等率先選址落地“三北”,國內陸上風機4.0MW時代的新篇章也在此展開。
截至目前,據北極星風力發電網不完全統計,“三北”已有過半地區發布“十四五”規劃,包括新疆、寧夏、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等,甘肅省最值得關注的是《關于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鏈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全省新能源存量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詳情見圖1)。
隨著市場的重新火熱,隨之而來的便是項目招標、建設、企業簽約按下“快進鍵”,好消息不斷!
·11個風電項目招中標、簽約,總裝機723MW;
· 3個風電項目開工、甘肅通渭義崗風電場項目首批機組并網(是通謂200萬千瓦風電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投白銀風電酒泉400MW風電項目獲核準;
· 2021年4月29日,中國船舶集團張掖新能源產業園開工奠基!該產業園首批啟動的是風電主機裝配基地和研發中心——中國海裝張掖總裝基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
我國風電產業經過十余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風電強國。而在發展的同時,存量風場老舊風機深度技改、定制運維等需求日益增長。2021年正式進入平價時代,風電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后市場的保障。甘肅省作為早期風電產業發展地,風電運維市場的發展也受到極大的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國家能源集團、華能集團、中國船舶集團等已與甘肅省地區戰略簽約、座談,就綜合能源基地、裝備制造項目、運維服務&存量技改等進行合作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甘肅張掖市與中國船舶集團風電發展有限公司簽訂新能源暨裝備制造項目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將于“十四五”期間在張掖投資300億元落地建設300萬千瓦風電和200萬千瓦光電項目;同時,計劃在張掖投資建設清潔能源產業基地和風電裝備制造、光伏配套制造、高強度螺栓制造、智慧運維基地等全產業鏈項目。
風光同價、風火同價是未來趨勢。綜合能源基地開發、大兆瓦風機應用成為“三北”主要開發模式。乘政策東風,繼市場步伐。甘肅省作為一大風電產業發展要地,將迎來又一個“春天”。
上一個: 傾集團之力,圓二十年哈電?風能夢